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要闻动态>媒体聚焦

[大江网]解密粮食稳产背后的水利密码

[南昌日报]解密粮食稳产背后的水利密码

时间: 2023-01-20 15:29 来源: 县融媒体中心 访问量:
【字体:

放眼全国,一般省会农业在全省占比普遍较低,但南昌市却以占全省8.1%的耕地,生产了全省9.8%的粮食。去年天公不作美,全市上半年强降雨集中,造成锦江、信江水位超警戒线,下半年高温加夏秋冬连旱,却获得了粮食生产连续12年稳定在42亿斤以上的好成绩,其中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功不可没,这一改革让全市农田排灌条件得到显著改善,为粮食生产系上旱涝保收的“安全带”。

今年1月,进贤县、安义县改革经验入选水利部全国百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典型案例。

农田从“望天田”变为保收田

1月14日,农历小年在即,进贤县罗溪镇三房村仓下杨村小组村民,拿出种粮赚的钱,高高兴兴备年货,喜迎兔年新春。

2021年因为干旱,仓下杨村518亩稻田,有152亩受灾,亩均减产100公斤。去年旱情更重,却由于引水灌溉及时,实现了大丰收。村小组长杨冬元告诉记者:“近两年粮食产量鲜明的对比,说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给我们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。”

罗溪镇境内无水库,3000亩耕地中有2000亩灌溉用水靠赣抚平原灌区进贤片区张罗渠道引水,1000亩靠电灌站从外青岚湖取水。罗溪镇位于张罗渠道下游,而仓下杨村更是处于渠道末端,以前由于渠道常年淤堵严重,正常年份水量就偏小,遇干旱年份还会出现断流现象。

去年,进贤县通过政府采购,确定江西省赣抚平原工程维护有限公司,作为全县水利骨干工程的维养单位。该公司是省管赣抚平原灌区的专业管护队伍。按照“省县协同、一体达标”管理思路,进贤农业水价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国叫响。去年8月中旬,眼看仓下杨村快抽穗的水稻已卷叶,负责维养渠道的赣抚平原工程维护有限公司出动5台挖机,采取人员轮班、机器不停的办法,与时间赛跑,奋战5个昼夜,把淤塞了30多年的7公里渠道清理干净。当汩汩水流沿着渠道流入仓下杨村的田块,村民们看到水稻得救了,收成有望了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。

据介绍,原来三房村有一半的田属于“望天田”,只能栽一季稻,田租每亩不过100元,经过去年渠道疏浚,排灌条件改善,租金已涨至500元一亩。原本因为赚不到钱而想放弃的种粮大户也重拾信心。

渠道从野猪做窝到排灌通畅

临近春节,安义县对万长灌区开展了渠道维养整治,灌区范围内的万埠镇大垅村,技术人员正在对长达500米的支渠进行混凝土衬砌施工。由于原有渠道衬砌时使用的是预制六角水泥块,接缝多,加之旁边机耕道车辆过往频繁造成挤压现象,致使渠道常年淤堵,位于渠道末端的两个村小组,每当旱情出现,上游水库排放的水难以流到这里。

以前,村民们知道下游要有水,必须从上游开始除草清淤。而上游的情况则与之相反,越是堵塞水位越高,越好灌田。由于大家各怀心思,协调工作如果做不好,下游村民投工投劳维修水渠就会受到阻挠。2021年开始,安义县在全省率先引入多方竞争机制,推行社会化维养模式,由南昌鸿海水务公司负责县域水利骨干工程的管护。

万埠镇大垅村种粮大户张念旭,去年种的340亩水稻喜获丰收,平均亩产增加200公斤。他说:“如果不是鸿海公司全面清理通往大垅村的引水渠,村里的中晚稻过半数要绝收。”

我国自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,农村“两工”(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)也被逐步取消,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实行“一事一议”筹资筹劳,不少地方由乡村两级管护的渠道、山塘,出现了无人管、无钱管、管不了的难题。加之一些地方“重建轻管、以建代管”意识的存在,造成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无序低效,安义县万埠镇西山岭的礼源角水库东干渠,还曾出现野猪做窝的现象。

2019年,安义成为全省8个首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县,2021年南昌县、进贤县、新建区同步纳入省级整体推进县,2022年全市非农业建制县区全面纳入改革推进范畴。目前,南昌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100%覆盖,昔日无人打理的渠道,正在逐步实现定期巡查、维护,小毛小病及时修,去年遭遇大旱仍实现丰产丰收,就是对改革成果最好的检验。

管护从“头痛医头”到靶向发力

1月10日,江西绿能农业发展公司举办的农民增收节,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,去年虽遇大旱,绿能在安义承包自营的3.2万亩稻田超产308万斤,公司向一线种粮能手发放721.52万元超产奖。

绿能公司连续超产的强力支撑,是安义县积极推进的农田“种养管”一体化。公司董事长凌继河坦言,原来没有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维护农田内的大小渠道需自掏腰包,2021年纳入改革后,当年就得到政府给予的维养费25.6万元,排灌条件显著改善,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。

农田水利工程中,省管、市管的大中型灌区不多,绝大多数是遍布乡村的支渠、毛渠、斗渠,因其小、散、多的特性,以及易受自然条件变化和人为活动损害,维养任务繁重。而且这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晰、管护主体不明确、管护责任不到位、维养经费难落实,应急性维修多、常态化管护少,常常难以持续发挥工程效益。

围绕“有人管、有钱管、管得好、可持续”的改革理念,南昌市找准实施路径,靶向发力,邀请省水利科学院对农业水价测算、农村水利工程长效管护等方面,提供技术服务。四个农业县区均建立农村水利运行管护机制,全面落实了工程管护责任、监督、运行、维护等四个主体,根据农业供水运行维护成本,实行一县一价,确定流灌区水价为每亩每年30至50元,提灌区为50至75元。四个县区大胆探索,进贤县引进赣抚平原专业化管护理念,打造“赣抚+进贤”管护模式;安义县在全省率先推行“三驾马车”管护模式,积极推进农田“种管养”一体化;新建区统筹堤防水库、灌区泵站等水利设施,推行一体化维养;南昌县瞄准“全省领跑、全国领先”目标,每年安排近1亿元开展水利冬修建设管护。

为改变管护中出现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被动状态,南昌市主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、中型灌区改造、农村涝区治理等项目,全力打通农田灌溉“最后一公里”。2017年以来,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百万亩,恢复、改善农田灌溉面积约22万亩,改善治涝面积约40万亩,新建、改扩建泵站装机约2万千瓦,项目区沟渠路通达率均达到100%,粮食亩产量提高约100公斤,基本建成“旱能灌、涝能排、机械能下田”的农田水利灌排体系。

用水从无节制漫灌到收费精灌

走进位于进贤县新华水库边的长山晏乡五桥村,只见与水库连接的两条灌渠,在入村口处都安装了用水计量仪。一块太阳能板、一个探头、一个设备匣子整合在一起,看似简单,却兼具了水情监视、水量测量等诸多功能。

节水意识不强,这是南方丰水地区农业用水管理的共性问题。如何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,破解灌溉用水中水费收缴率低、节水观念淡薄、用水管理手段落后等难题,促进农业节水,是此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应有之义。

南昌市从构建农业用水计量体系入手,努力破题。市本级累计落实改革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,在灌区渠首、提水泵站、水库涵管等关键部位安装量水、测水设施;在大中型灌区科学配套量水设施,充分利用骨干工程渠系建筑物量水;在多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安装计量水表,进行实时监控与定期监测,逐步推进精准用水计量,交互融入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,带动农村水利智慧化管护的蓬勃发展。

进贤县、安义县通过一年的改革,农业水费收缴率已提高至80%至90%,用户的节水意识增强了,养成了有偿用水的观念,为推进农业节水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南昌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,也从改革前的0.495提升至目前的0.520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