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于鄱阳湖南岸的进贤县,素有“三山三水三分田,一分道路和庄园”之称。春归于夏,漫步于此,鲜花遍野,百鸟欢唱,一步一景引人驻足。
这得益于该县多年来扎实推进湖区治理工作的成效。近年来,进贤县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、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“十年禁渔”工作,主动化解风险隐患,严厉整治湖区突出问题,在加强和创新湖区社会治理工作中卓有成效。
落实十大专项行动
湖区治理责任层层压实
鄱阳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,“立梁架柱”至关重要。
2023年,进贤县制定并印发了《关于全面开展河湖“四乱”问题大整治的决定》和《进贤县2023年度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清单》。随后,“入河排污防控”“河湖水域保护”等十大专项行动逐步开展,进贤县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湖区一线和执法执勤点开展调研,高位推动,帮助发现问题、促进解决问题。
同时,一张张责任清单下发到各乡镇、部门,推动湖区治理举措落地见效。
“在三里乡、梅庄镇等8个涉湖乡镇,一张全方位的责任网已经形成。”进贤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按照“属地管理”原则,涉湖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成为辖区内湖区治理的主要责任人,政法委员具体抓,乡镇护渔队、志愿者、村组干部共同参与,确保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,工作触角延伸至湖区周围。
同时,该县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平安湖区建设的目标任务、组织领导、责任分工、保障措施等事项,将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到具体部门、具体人,工作任务件件分解到具体事,推动形成部门联动、多管齐下的工作格局。
深化联谊联防机制
筑牢“立体防护网”
“以前湖区非法载客、违规搭建、摸鱼捡鱼问题较多,依托联谊联防机制,各部门协同治理,这个‘老大难’问题终于得到解决。”进贤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。
联谊联防机制将县农业农村局、水利局、交通运输局、林业局、涉湖乡镇等组织起来,开展“渔政亮剑2023”“夜鹰行动”“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”“昆仑行动”等多个专项联合行动,依法拆除违建、销毁非法网具、发放“严禁快艇、三无船舶非法载客”通告书等,进一步促进湖区和谐。
长江大保护,“共”字是要诀。各部门依托工作职能,在鄱阳湖治理上纷纷发力。
进贤县公安局对重点水域和主要码头开展24小时水陆巡防,提升预警防范工作的精准度;县人民检察院持续加大涉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力度……
此外,该县打破壁垒,不断探索跨部门、跨区域联动机制。以《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》为基础,进贤县与南昌县、余干县共同开展跨界水域联合执法行动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。2023年,该县开展联合执法4次,出动执法人员80余人次;水上执法和岸上联合执法巡查15次,出动执法人员620人次,执法车船200余次。
综合施策破解难题
湖区治理能力提档升级
4年前,“禁渔令”正式颁布,进贤县大力扶持水产养殖产业,全力帮助退捕渔民转岗就业。黄鳝养殖、大闸蟹养殖等产业蓬勃发展。
新的时期,湖区治理面临新的挑战。为护航水产养殖产业安全发展,切实守护群众平安,进贤县开展了系列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,把重点放在渔船救生、消防等安全设施配备及使用方面,逐一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,现场消除安全隐患,督促渔业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处置措施落实落地。
同时,该县制定《进贤县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应急处置预案》,强化重点渔区矛盾纠纷的预防预测。网格员、政法干警常态化走村入户,第一时间掌握渔民思想动态,做到早发现、早劝住、早解决,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。
在进贤县的不断探索下,鄱阳湖保护从点位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,一幅浓墨重彩的湖区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。